生物医药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同时商务的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也让各类出差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当中蕴藏着巨大的餐饮住宿业商机。
目前中国酒店业总体上仍旧在低谷中。但是,部分城市的酒店已经率先“触底反弹”。酒店经营的上升通道、下降通道,有一大部分取决于各地不一的供求关系。而2015年初全球酒店企业股价的下跌,也反映了全球酒店业的供求关系变化。酒店业作为竞争激烈的行业,过去5年并没有出色的表现。花朵地区依托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商务酒店市场的快速增长。2015年,华东等旅游热点地区商务酒店平均增长较快,相对其他地区增速明显。三亚、厦门、杭州等地是热门旅游城市,常年游客络绎不绝。在MCITOP10榜单中,三亚地区均为度假型酒店,而厦门地区以客栈民宿这两类酒店为主,并且更多的融入了当地特色,因此更容易获得好的口碑。反观上海、杭州、南京,这几个华东经济中心,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商务性酒店在这些地区更有市场,口碑也更好。
同时,由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酒店市场呈现饱和状态,竞争激烈,但根据大数据显示,几个城市的酒店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反观来说,相对这些一线城市,杭州做为风景旅游及商务经济中心,商务性经济型酒店在这里具有非常优越的竞争力和强劲的发展趋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具吸引力的酒店还是集中在环境优美,服务品质过硬,品牌效应强,地域特色浓厚,交通便捷可达这几个关键点上。
价格方面,对比各地区的酒店价格发现,北上广深由于高端代表性酒店较多,其价格区间也相对较高。而杭州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运营代表性酒店的价格分布区间基本相同。一方面,这些地区由于有足够的旅游消费人群基础,能够为酒店带来基础客流,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酒店也逐渐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务酒店涌现在这些地区。纵观国内酒店市场,高星级酒店降温,经济型市场保额持续稳定增长,中档体量渐大是一个必然趋势。
商务酒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器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进入了历史大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电力装备和电力生产工业发展迅猛。每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都超过8%,预计到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8亿kW。但是按人均对电力的占有量,我国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相关工业发展空间很大,因此高压低压成套电器设备有巨大市场需求。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带来了国内外厂商的激烈竞争,仅国内高低压成套电器设备生产厂已达上千家。市场需求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控制电力系统的主设备—高低压成套电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低压电器技术无论是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还是经营管理,生产过程方面都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高压电器方面,SF6技术、真空技术、组合技术等已应用于产品结构中,并基本实现了“无油化”。工艺中已出现引进壳体生产线,真空环氧浇注及注塑设备,机械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柜体加工用数控和塑涂设备。目前,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国产设备已能满足国内需要,其技术参数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低压电器行业则先于高压行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与产品结构中。实现产品智能化和网络化,并已有智能的低压断路器、电动机控制器、过载继电器、开关柜等产品问世。此外,国内低压电器在可靠性研究、无触点开关、真空技术、限流技术、零飞弧、高性能和小型化、组合化、模数化、模块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显而易见高压配电行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其成熟的生产技术和日新月异不断改进的工艺,无疑会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
高压配电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全球在研新药数量为12300个,与2014年度的数据11307个相比,同比增幅达8.8%。从2001~2015年数据来看,全球在研新药数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5年度新药数量增幅高达8.8%,超过了2014年度的7.9%。从在研药物数量的变化情况来看,2014年新增项目993个,而2013年新增项目数量仅为828个。当然,在研新药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也必然会引起研发费用支出的增加。
通常认为,在这些数据中,最具价值的应该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在研药物情况数据,从中可窥探到未来几年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些线索。从2015年度的数据来看,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数量呈现出全线增长态势。整体来看,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总数量已增长至4625个,同比增长7.7%。
回顾往年的临床试验数据后发现,与2011~2013年令人失望的数据相比,近两年处于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情况有所改善。
目前,生物制品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经过分析1995年以来的研究数据可知,生物制品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接下来的10年中,其在研发药品中的占比较为稳定。自2010年以来,生物制品的发展得到了推动,但是增长较为缓慢。目前,生物制品在在研药品整体中的占比,已从2014年的28.9%缓慢增长至29.1%。但是,如果从过去20年的数据来看,在研生物制品药物的数量,几乎增长了近一倍,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纵观各方面,各个国家对于生物医药的投入都在逐年递增,生物医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景无疑是巨大的又富有吸引力的。越来越多的投资客已经将一部分投资重心转移到了生物医药领域。